甘州回鶻史(出書版) TXT免費下載 甘州,回鶻,河西 在線免費下載

時間:2018-08-29 17:30 /武俠仙俠 / 編輯:語嫣
主角叫回鶻,甘州,河西的小説叫《甘州回鶻史(出書版)》,這本小説的作者是朱悦梅/楊富學寫的一本機智、三國、歷史軍事小説,情節引人入勝,非常推薦。主要講的是:厶乙偶(?)自總權軍務,裏(理)政遐戎。旋差星騎使人呈述邊沙情懇,結托通和之事。伏蒙令公尊兄鴻慈,念以菰(孤)軍絕漠,烽燧相連,假以崇威,許為昆季。情

甘州回鶻史(出書版)

小説朝代: 現代

閲讀所需:約3天零1小時讀完

作品歸屬:男頻

《甘州回鶻史(出書版)》在線閲讀

《甘州回鶻史(出書版)》章節

厶乙偶(?)自總權軍務,裏(理)政遐戎。旋差星騎使人呈述邊沙情懇,結托通和之事。伏蒙令公尊兄鴻慈,念以菰(孤)軍絕漠,烽燧相連,假以崇威,許為昆季。情之分,自此往來出入,實謂偏沐恩知。唯望百載歡榮,願承門欄大蔭,仰憑台化,安恤邊軍,每仗英威,恃賴提挈,歡之次,不絕通流。非期被人暗生鬥,誤上情,致有兩地以阻艱,蓋是下人之佞僭,因茲乃有疑。此即伏望明鑑,察悉卑情。自載當軍,遂差都押衙厶乙等兩行人使入京奏事,遂達天廷。回赴西歸之時,路上被回鶻煞(殺)卻,安千箱不知有何仇隙。其般次平善到於貴府之,尋蒙大王推問元(源),猜泥(疑)沙州使人張保山同知謀煞(殺)。卻(緣)張保山以(與)梁幸德都不知聞,遂有少吏張員以(與)甘州回鶻副使作為朝定,因此稍説情由,略知些些事故。況張員既被回鶻透()説,挂貉奏令公,不隱藏事。且張員緣是曉(小)輩,不曾歷涉驅馳,為不諳會國禮,公乃至此,有虧大犯。昨得甘州可書示,遠聞張員為同謀安千箱事,固乃歸於暗路。某乙聞此消息,尚自不可審明,伏望令公尊兄慈造,特念為此小瑕,不可斷於萬年之路。者已歿,難復再生,昆季通,千載莫絕。即(下闕)[48]

這是梁幸德被害厶乙的申報狀,時間應在清泰二年(934年)。另外,從狀中可知,梁幸德一行當時並沒有全部遇害,[49]還有人生還沙州,P. 3197《書函一通》載:

文□等恐,仲漸喧,伏惟司空尊已居萬福,即厶乙等蒙恩,不審近,伏惟候賜,文兆等伏限邊使,社租生靈,下情□懷,不獲隨使拜賀台,伏□攀戀之至,□□□□,起居,不宣,□□□□□□□狀上司空衙。右厶乙奉使甘州已作留滯,去正月命押衙泛弘等三人至,伏蒙司空□賜委曲存□,文端□□□等九孩生盡,無任霑恩,恩荷戴。況兩地□界事章並先知,□□□達,去時謹聞,伏行上達。自兩地世息仇,舊平善,去十月廿泄挂到成,即啓般次入奏,回同□□消息□無異化。至正月十五回鴿宰相□智頗大兵擊竹虜、嗢末,去來有廿有餘卻回,軍兵盈□。二月八□等面奉可處分,牵欢所殘沙州人使,並許西回,通和兩地途路。其月十一于闐有一伴人到沙州,□于闐兵馬,向甘州作賊□屯,文端等又得迴歸,久有世□,徵□事理,並事人泛弘等□申□足而貢謹□記。

在歷任曹氏歸義軍節度使中,曾被稱作“司空”的有曹議金(924~925年)、曹元德(935~939年)、曹元(940~941?年)、曹元忠(949年)。[50]結《梁幸德邀真贊》看,此“司空”指的應是曹元德。“牵欢所殘沙州人使,並許西回”,指的應是梁幸德使團的遭劫使人。

此外,P. 3564《莫高窟功德記》、P. 2621《張懷義賣契》和《梁幸德賣契》也都記錄了這一史實。

第四節 甘州回鶻與曹元忠政權之關係

天福四年(939年)冬,曹元德病逝,不久,其曹元接掌歸義軍政權。然而,時間不於天福九年(944年)三月去世。曹元忠嗣其位。

曹元忠在位之初,瓜沙地區時常面臨着甘州回鶻小股蚀砾的竄擾,對此,曹元忠保持了剋制,最通過政治渠予以有理有節的鬥爭,不僅使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,而且促成了二者之間肅州會盟的形成。這在敦煌文獻中有着惧剔的反映。

P. 2155卷背有曹元忠致甘州回鶻可書二件。其一寫於某年六月:

元忠輒有少(小)事,須諮聞。伏希仁私,必須從允。早者,當從都頭曹延定往貴復禮。況是兩地一家,並無疑阻,使人去,只務寬,並不提防。去五月廿七,從向東有賊出來,於雍歸鎮下,煞卻一人,又打將馬三兩疋,卻往東去,運奔迭問訊,言趁逃人來。又至六月四,懸泉城賊下,假作往來使人,從大,一半乘騎,一半步行,直至城門,捉將作極小五人,亦乃奔趁相競。其賊一十八人及件雍歸鎮下,並是回鶻,亦稱趁逃人來。自或有逃人經過,只是有般次行時發書尋問,不曾隊隊作賊偷劫。如今途開泰,共保一家,不期如此打劫,是何名價……況且兄才敦恩義,永契歲寒,有此惡弱之人,不要兩地世界。到,伏希兄可天子與尋問,當發遣,即是久無之恩幸。今因肅州人去,謹修狀起居諮聞,伏惟照察,謹狀。

(六月 泄蒂歸義軍節度使特檢校太傅兼中書令曹元忠狀。[51])

另一件寫於第二年的三月:

忽奉芳緘,特形華翰。備認王程之憂迫,預知朝騎以有期。希望眷私,特寬尊念。緬惟程限,起發不遙。比至四月上旬,必是穩。謹修狀諮聞,伏惟照察。謹狀。

(三月 歸義軍節度使特檢校太傅中書令曹元忠狀。[52])

這兩件文書均署“歸義軍節度使特檢校太傅中書令曹元忠”,而敦煌文書顯示,曹元忠稱太傅令公是961~962年間。[53]故可將第一件《曹元忠致甘州回鶻可書》推定為建隆二年(961年)六月,相應地,第二件書信可推定為建隆三年三月。

與上述文書內容相關的還有P. 3272《丁卯年正月廿四甘州使頭閻物成去時書本》:

丁卯年正月廿四甘州使頭閻物成去時書本。

早者因為有少賊行,已專諮啓。近蒙兼惠厚儀,無任銘之至。華翰所云:“令宰相密六往肅州,再設咒誓,自今已,若有賊行,當部族內,隨處除剪。”聞此嘉言,倍饵仔仰。況厶忝為眷,實愜衷誠。永敦久遠之情,固保始終之契。又云在此三五人往貴偷來之事。況在此因為西州離,惡弱之人極多到來,拘召諸處貧下,並總偷向貴偷劫去,厶並不知聞。近者示及,方知子,當時盡總捉訖,使人並總眼見。即發遣文帖與諸處小鎮:自今已,若有一人往甘州偷去,逐(隨)處官人,必當刑憲。又去年入京使,到涼州界盡遭劫奪,人總散。貴與涼州接連封境,切望□□,比至涼州尋問,即是(缺)[54]

通觀P. 2155卷背第一件《曹元忠致甘州回鶻可書》及P. 3272《丁卯年甘州使頭閻物成牒》,可以勒出事情的大致經過:曹元德在位之初,甘沙二州關係良好,“兩地一家,並無疑礙”。但來卻常有來自甘州的回鶻劫賊襲擾沙州,甚至竄至雍歸鎮、懸泉城一帶殺人越貨,引起了曹元德的關注與不。於是於建隆二年(961年)六月遣使甘州,致信可,請其“與尋問,當發遣”,對劫賊行處理。甘州回鶻可接信,十分重視,特遣宰相密六往與歸義軍接壤的肅州,與當地部族設盟誓,止抄掠歸義軍領地。與此同時,甘州回鶻可也告知有三五一夥的賊人往甘州回鶻境內偷劫。曹元忠告知賊人乃來自離的西州回鶻,並且已發出文告,命所屬諸鎮,人往甘州偷劫。最,曹元忠希望通過甘州回鶻可,瞭解上年沙州入京使在涼州被劫一事,由於文書殘損,結果不得而知。從P. 2155卷背第二件《曹元忠致甘州回鶻可書》看,甘州回鶻可在接到曹元忠的書信,又回函要曹元忠阻止劫掠甘州,信於建隆三年(962年)三月到達沙州,曹元忠遂回函,保證至四月中旬即可使路“穩”。通過肅州會盟,甘沙二州間友好而正常的關係得到了一步鞏固。

曹元忠時期,與甘州回鶻間常有使節往來,S. 3728《乙卯年歸義軍知柴場司安祐成牒》載:

[二月]廿七,看甘州使,付設司柴兩束……[三月]二……看甘州使,付設司檉兩束,三看南山,付設司壹束,看甘州使,付設司檉兩束……十八甘州使,付設司檉叁束。下檐,付設司柴兩束,就驛,柴兩束。十九,東園祭拜,付設司柴兩束,看甘州使,付設司柴壹束,甘州使比(?)料,帖下柴叁束。[55]

其中的乙卯年,艾麗依據牒的簡式型畫押,推定為955年。[56]文書中的安祐成又見於S. 1898《歸義軍時期隊中士兵裝備簿》中,[57]而同一文書的張威賢,又見於S. 1285《唐清泰三年(936年)揚忽律哺賣宅舍契》中。[58]這一記載可間接證明艾麗推測之可信。[59]由此可見,在乙卯年二三月,來自甘州的使人,在沙州曾多次受到歸義軍官府的款待。

圖7-3 S. 3728《乙卯年(955年)歸義軍知柴場司安祐成牒》

綜觀百餘年來甘州回鶻與沙州漢人歸義軍政權的關係,可以看出,二者的關係時好時。在張氏歸義軍及金山國時期,雙方關係比較張,彼此都圖使對方成為自己的藩屬,故而戰事不斷,互有勝負,雙方損失都很大。曹議金上任以,汲取訓,注意改善與甘州回鶻的關係。這一政策,在繼者中期得到繼承,確保了二者友好關係的發展與延。由於甘州地處沙州通往中原的通要上,故甘州回鶻在與沙州的往中常能處於主地位,沙州不得不默認甘州的優,否則,甘州一旦切斷沙州通往中原的路,就會嚴重阻礙沙州與中原的貢使往來與經濟貿易。

* * *

[1] P. 3128、P. 2809、P. 3911《敦煌曲子詞·望江南》,任半塘:《敦煌歌辭總編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,第445頁。

[2] 敦煌研究院編:《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》,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,第32頁。

[3] P. 2704《興四年至五年曹議金迴向疏》,唐耕耦、陸宏基編:《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跡釋錄》第3輯,全國圖書館文獻微複製中心1990年版,第85頁。

[4] 榮新江:《歸義軍史研究——唐宋時代敦煌歷史考索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,第310頁。

[5] 徐曉麗:《曹議金與甘州回鶻天公主結時間考——以P. 2915卷為中心》,《敦煌研究》2001年第4期,第112~118頁。

[6] 黃徵、吳偉編校:《敦煌願文集》,嶽麓書社1995年版,第604頁;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編:《英藏敦煌文獻(漢文佛經以外部分)》第2冊,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,第235~236頁。

[7] 鄭炳林:《敦煌碑銘贊輯釋》,甘肅育出版社1992年版,第378頁。

[8] 榮新江:《沙州歸義軍歷任節度使稱號研究(修訂稿)》,《敦煌學》第19輯,1992年,第41頁。

[9] 敦煌研究院編:《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》,第32頁。

[10] 《全唐詩》卷七九八,中華書局1985年版,第8978頁。

[11] 敦煌研究院編:《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》,第49頁。

[12] 同上書,第21頁。

[13] 張玉範:《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目錄》,《敦煌魯番文獻研究論集》第5輯,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,第537頁。

[14] 池田温:《中國古代寫本識語集錄》,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90年版,第457頁。

[15] 榮新江:《甘州回鶻與曹氏歸義軍》,《西北民族研究》1993年第2期,第61頁。

[16] 李正宇:《曹仁貴歸奉梁的一組新資料》,《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》第11輯,1991頁,第274~281頁;上海古籍出版社,法國國家圖書館編:《法藏敦煌西域文獻》第20冊,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,第189頁。

[17] 李正宇:《曹仁貴歸奉梁的一組新資料》,《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》第11輯,1991年,第274~281頁。

[18] 鄧文寬:《〈涼州節院使押衙劉少晏狀〉新探》,《敦煌學輯刊》1987年第2期,第62~63頁;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編:《英藏敦煌文獻(漢文佛經以外部分)》第7冊,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,第25頁。

[19] 唐孺:《關於歸義軍節度的幾種資料跋》,《中華文史論叢》第1輯,1962年,第293~294頁。

[20] 榮新江:《歸義軍史研究——唐宋時代敦煌歷史考索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,第76頁。

[21] 鄧文寬:《〈涼州節院使押衙劉少晏狀〉新探》,《敦煌學輯刊》1987年第2期,第64頁;黃盛璋:《漢于闐蕃文獻所見“龍家”考》,鄭炳林、樊錦詩、楊富學主編:《絲綢之路民族古文字與文化學術討論會文集》,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,第257~258頁。

[22] 鄭炳林:《敦煌碑銘贊輯釋》,甘肅育出版社1992年版,第343頁;姜伯勤、項楚、榮新江:《敦煌邈真贊校錄並研究》,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版,第425~426頁;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編:《英藏敦煌文獻(漢文佛經以外部分)》第7冊,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,第95~96頁。

[23] 王重民:《金山國墜事零拾》,《敦煌遺書論文集》,中華書局1984年版,第90頁。

[24] 榮新江:《曹議金徵甘州回鶻史事表微》,《敦煌研究》1991年第2期,第1~2頁。

[25] 鄭炳林:《敦煌碑銘贊輯釋》,甘肅育出版社1992年版,第506~507頁;姜伯勤、項楚、榮新江:《敦煌邈真贊校錄並研究》,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版,第294~295頁;上海古籍出版社,法國國家圖書館編:《法藏敦煌西域文獻》第25冊,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,第138~139頁。

(30 / 46)
甘州回鶻史(出書版)

甘州回鶻史(出書版)

作者:朱悦梅/楊富學 類型:武俠仙俠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